优秀毕业生罗韵嘉:做一棵安静生长的树

Body

编者按

又是一年毕业季,中文系(珠海)2018级毕业生怀揣梦想,满载抱负,扬帆起航,驶向广阔天地。“青春正当时,不予负流年”,一批优秀学子不负韶华,砥砺奋进,勤奋求学,修身立德,将文珠岁月化为回忆中熠熠闪光的日子。让我们一起走近文珠优秀毕业生们,领略优秀风采,汲取榜样之力,追寻奋进之光。

优秀毕业生——罗韵嘉

Image removed.

罗韵嘉,女,汉族,中共党员,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(珠海)汉语言文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。本科期间必修、专选平均绩点4.04/5,排名4/72,保研至中山大学中文系(珠海)。在校期间曾获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、王老吉奖学金、中山大学优秀团支部书记荣誉称号等。

文珠四年:难忘的人和事

在文珠的四年,每一天都值得感恩。这个温暖的大家庭让每位文珠学子都亲密团结,给予我们丰富的机会,亲自站上舞台挥斥方遒,也给予我们足够的底气,去创造机遇、迎接挑战,以自己的成长见证它的成长。

我记得所有任课老师们亲切的面庞与谆谆教诲。他们各尽所长为我们打造丰富精致的课堂,老朋友一般与我们平等、亲切地交谈。或儒雅随和,或风趣幽默,或敦厚严谨,或恣意洒脱,或淡泊自在,他们扎实的学养与各具特色的人格魅力,让我感受到优秀的文学研究者能够拥有怎样令人心折的光芒。

我记得所有行政老师们的辛勤付出。他们在思想发展、活动筹办、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,给予我们最完备的保障。

我记得每一次历史现场教学带给我的感动与思考。广州、清远、阳江、深圳、佛山、肇庆、韶关,我们辗转在这些可爱的城市之间,与先辈留下的文字对话,得以更深情地触摸岭南丰沃的文化古韵。我记得每周雷打不动的讲座,从海滨红楼到海琴六号,座无虚席,共赴盛宴。

遇见自己:在懵懂中启航

我很高兴,毕业之际能在这里遇见一个我很喜爱的自己。游走于古今中外的书籍间,见证了各色人格与人生,我也拥有了自省的能力。不一定是世俗所认可的“优秀”或“成功”,却愈发明事理、懂人生、知自我、有节奏,因而能构筑起一小片幸福平和的心灵桃源。

文学教会我慢下来,将我解救于琐碎事务及执著欲望的重重围困,静心享受一种纯粹的快乐。当我坐在图书馆的落地窗旁,眺望着天蓝色的清澈海面与静默的港珠澳大桥,手中的书本、笔尖的文字也一齐安宁下来,微言自有大义,胸怀自有乾坤。

回想起刚入学时的情景,那时的我还未摆脱“评价”、“等次”、“速度”等思维的束缚,这些词语在前十二年的读书生涯中如影随形地陪伴我。因此,尽管如每位大学新生一样,我展现出充沛的精力与昂扬的自信,却仍然焦虑、急切、疲惫。精进学业,广泛阅读;成为团支部书记,递交入党申请书,团结同学,融入集体;加入喜爱的社团和学生组织;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,赴清远支教……大一结束时,我拿到了全系综测第二的成绩。

彼时我即将成为预备党员,兼任团支书和班长,又从系团委的干部竞选为委员,在校广播台担任电台栏目总监。道路似乎平坦无阻,但当成为一名大学生的新奇感慢慢褪去,当我尝试将触角伸向社会,当我慢慢走向就业或升学的路口,我迎来的是更加繁忙的课业,更加严酷的现实环境,更加艰难的抉择。彼时的我却仍然怀揣着懵懂的自信,尚未好好梳理内心的焦虑,显然没有做好准备。

两年沉潜:沿途皆为风景

我愿意将大二和大三称为“沉潜的两年”。

特别是大三一年,我走得跌跌撞撞。历时半年的实习工作让人疲惫,保研的路上极尽坎坷,时间无论如何安排都显得太紧,期待已久的目标一次次落空。但这艰辛的一路也给予我一个难得的契机,去调整心态,与自己和解。学会放慢急求成功的脚步,不再焦急地执着于目标的达成或他人的认可,平静地悦纳一种未盈满的状态,享受量变的满足而不去焦虑质变何时才会到来。就像一棵树木一样,安静地成熟。这样,我看到了更多沿途的风景,单纯享受进取本身所带来的充实和欢愉。

保研的准备让我在文学专业上的学习更加精进。当我反复思考、修改论文和调研报告时,我感到我学习的脚步是踏实的,一点点接近真知的进步是可喜的。论文最终诞生的那一刻喜悦最盛,但从清晨到夜晚徘徊在书架和电脑间的多少苦闷日子,回想起来也是可爱的。

社会实践的经历让我与教育学结下奇缘,当我在这片陌生的领域独自探索,能闯出一片天地时,我感到我的未来是有无限可能性的。我曾功利地总结,丰富的社团和学生工作经历带给我的收获是能力与技能的磨炼,但在毕业季四处与朋友留影、共同追忆往昔的时刻,我才恍然,那个无论多累都蓬勃生长的自己、那些曾并肩同行的知己才最为可贵。在乘风破浪时所感受到的快乐本身,就是最大的意义。

寄语:做一棵安静生长的树

“他们要开花,开花是灿烂的,可是我们要成熟。这叫作居于幽暗而自己努力。”雪莲老师在大三下学期现代文学专题研究的最后一课上,以里尔克的诗句郑重收束。寥寥几句,却给我极大的震撼。

做一棵安静生长的树吧,不去在意自己的枝干是怎样粗壮、枝叶将有多么繁茂,那拂过你身旁的轻风,晨雾中清脆的啾啁,落日温暖的余晖,万物各自忙碌又彼此依偎的陪伴,蚊虫恼人的叮咬,时而袭来的风雨,每日从土壤里汲取养分的满足,才是成长最美的模样,也是生活本来的意义。

这是我对自己的期待,也是对所有默默努力着的同学们的祝福。